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
“求助,谁能来帮我抓会飞的稻田鸭,抓多少每人一半,急急急!”
人勤春来早,农家备耕忙。杭州老卜在萧山河上种田,这两天他正忙着早稻育秧,等下个月耕种。不过,眼下田里有个扎手的问题,无法处理。
受访者供图
工作是这样的,上一年7月,老卜在田里放养了一批萧山媒鸭,搞鸭稻共生生态种养。
媒鸭和咱们常吃的走地麻鸭,不是一个种类,它是萧山土鸭和钱塘江野鸭杂交的子孙,由于自带一半绿翅鸭(野鸭)血缘,媒鸭长大后是会飞的。
上一年迈卜一共在田里放养了三批媒鸭,每批1000只,买来的时分鸭苗只要10天大。
第一批鸭子上一年4月种早稻时放养的,第二批是上一年6月种晚稻时放养的,第三批放得有点迟,是在上一年7月份。
第一批和第二批鸭子放到田里60天后,老卜就把它们赶出来,每只鸭子人工剪掉一侧翅膀上的4根茸毛,避免它们长大后乱飞。
第三批鸭子由于放迟了,等长到60天剪翅膀的日子,田里水稻现已长得很高很密,1000只鸭子“匿伏”在绿莹莹的稻田中,没办法再用人工驱赶了。
受访者供图
稻田媒鸭就这样成了天上飞的“野鸭”,老卜只能天天望着它们自在翱翔,然后又落回田里悠哉哉寻食。
眼看4月田里早稻就要插秧了,地里的鸭子假如逮不牢,水稻禾苗一下田,立刻就会被鸭子踩坏或许吃掉,结果有点严峻。
田里放养的第一批鸭子,老卜上一年12月悉数卖完,客户主要是杭州本地小区团购来收购的,多的时分,一个小区要拿货100多只,拿货价80元/只。第二批1000只鸭子,新年前也卖完了。
萧山媒鸭。受访者 供给
新年期间,老卜用媒鸭做的酱鸭。受访者 供给
这第三批天上飞的鸭子,老卜毛估估还剩500只,“会飞这批鸭子损耗比较大,有的是田里黄鼠狼吃掉的,有的是上一年收割机压死的,现在翅膀长硬了,天天飞,绕着农场飞,落回来在田里吃东西,抓不牢也赶不走。”
受访者供图
上周末,心急如焚的老卜只好发朋友圈求助,期望有人能来田里帮助抓鸭子,“抓到1只归对方,假如2只,咱们一人一半。”
朋友圈发出去后,周六周日老卜地里连续有十来批人上门帮他抓鸭子,根本都是邻近村镇喜爱垂钓的中年人。
他们有的用弹弓,有的用网具,还有人用老鼠夹抓鸭子,尽管人来了一波又一波,但鸭子只抓到了二三十只,还有400多只在田里“逍遥法外”。
这天上飞的便是老卜家的媒鸭。受访者供图
有没有更有用的办法,能把飞天鸭“一扫而光”?
潮新闻记者帮老卜咨询了我省家禽专家,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的卢立志研究员。
“一般家鸭由于长时间被人类驯化,一般只能低飞几米就会落地了。萧山媒鸭有野鸟绿头鸭的基因,因而具有更多野性,假如不提早剪掉两边的那几根茸毛,的确能够和鸟类相同翱翔。媒鸭和家鸭的滋味也略有不同,媒鸭的肉质更紧实,口感会更好一些。”
专家的主张是,在稻田边建立鸭棚,假如现已有鸭棚的,能够在棚里多垫些稻草,搞得更舒适些,然后每天黄昏在棚内投喂饲料,诱惑鸭子入棚,在天亮前关棚进行抓捕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